《宋史·李沆傳》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北宋咸平年間,李沆擔任宰相時,從來不上密奏。有一次,宋真宗趙恒問宰相李沆:“大臣們經(jīng)常會向我密奏,你卻從來沒有,這是為什么呢?”李沆回答道:“臣才疏學淺,既當了宰相,公事就公開奏對則可,哪用得上密啟呢?身為臣子而對皇上密奏,不是想進讒言,就是想諂媚皇上,臣一向厭惡這種做法,又怎么會去仿效他們呢?” 李沆,洺州肥鄉(xiāng)(今河北邯鄲)人,宋太宗稱“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也”。宋真宗即位后,李沆為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咸平初年,以本官平章事,監(jiān)修國史,改中書侍郎,加尚書右仆射。有一天,宋真宗向李沆詢問治道,李沆回答說:“不用浮薄新進喜事之人,此最為先?!庇钟幸淮?,宋真宗談到唐朝朋黨問題不好節(jié)制,終使王室衰微,是因為奸邪難辨。李沆說:“佞言似忠,奸言似信。”宋真宗說道:“奸邪之跡,雖曰難辨,然久之自敗?!?/p> 當時,寇準與丁謂友好,認為丁謂有才而多次向李沆推薦他,李沆卻不用??軠时銌柪钽旌喂?,李沆回答說:“看他的為人處世,可以讓他的職位居于別人之上嗎?”寇準說:“像丁謂這樣的人,相公能一直壓抑他,使他居于別人之下嗎?”李沆笑著說:“將來你后悔,就會想起我的話。”寇準后來被丁謂所排擠,才信服李沆說的話。 李沆在封邱內(nèi)建有一所住宅,廳前只夠一匹馬打轉(zhuǎn)。有人覺得這地方太狹窄了,李沆卻笑著說:“這里作為宰相官署,大廳確實小了些,但是作為太祝奉禮之堂已經(jīng)夠?qū)捔?。”家里堂屋前的花欄壞了,李沆來去?jīng)過一個月,都沒有說話。家人勸他好好修繕住宅,他也沒有回答。李沆的弟弟李維說起這事,李沆對弟弟說:“今市新宅,須一年繕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豈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豐屋哉?” 北宋真宗初期,李沆任宰相,王旦任參知政事,因為西北用兵,常常忙到深夜才吃飯。王旦嘆息說:“我輩安能坐致太平,得優(yōu)游無事耶?”李沆說:“少有憂勤,足為警戒。他日四方寧謐,朝廷未必無事。”后來,契丹與宋和親,王旦問怎么樣,李沆說:“善則善矣,然邊患既息,恐人主漸生侈心耳?!蓖醯┎灰詾槿弧@钽煊帜盟姆剿当I賊之事上奏,王旦認為這些細小的事不值得煩勞皇上。李沆說:“人主少年,當使知四方艱難。不然,血氣方剛,不留意聲色犬馬,則土木、甲兵、禱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見此,此參政他日之憂也?!?/p> 果然,李沆死后,宋真宗封禪泰山,祭祀汾水,營造宮殿,研究旁門學問,沒有消停下來的時日。宰相王旦這才意識到李沆的預(yù)知,嘆息說:“李文靖真圣人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與遼締結(jié)澶淵之盟,宋、遼之間百余年間不再有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澶淵之盟后的四十年,樞密副使富弼在《河北守御十二策》中充滿憂慮地指出:“論和之后,武備皆廢。”蘇東坡在《教戰(zhàn)守策》中也曾指出:“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彪S著王安石變法失敗,北宋王朝漸漸走完了它的歷程。兵強國窮的遼在澶淵之盟獲得歲幣后,也逐漸不思進取,最終被金所滅。 (文章摘選自圖書《畫說廉政》) (來源:山西省圖書館宣傳推廣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