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宗 李國忠 ▲ 助推輪陷車輛。 金沙江“11·3”堰塞湖泄流于11月14日凌晨2時進入德欽縣羊拉鄉(xiāng),至11月14日下午5時洪峰流出德欽縣境。羊拉鄉(xiāng)、奔子欄鎮(zhèn)、拖頂鄉(xiāng)沿江村莊、農田、公路、橋梁、電力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德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緊急出警,連續(xù)奮戰(zhàn),全力搶險救災。 警情就是命令 11月14下午,大隊長阿春榮下達進入緊急狀態(tài)命令,帶領14名民警、輔警緊急出動,深入曲宗橋至羊拉公路、西景線(214國道)伏龍橋至奔子欄、伏龍橋至江東路、其霞公路、托頂集鎮(zhèn)街道查看險情。 11月15日上午,從各組匯總的信息顯示:曲宗橋至羊拉公路洪峰后多處路段路基橋梁沖毀、損壞,致交通中斷;西景線伏龍橋至奔子欄路段多處水淹、淤泥堆積低洼路面致交通中斷;伏龍橋至江東多處路段路基、橋梁沖毀,交通中斷;其霞公路多處路基被洪水沖垮、托頂橋沖毀、拖頂集鎮(zhèn)淹埋,街道淤泥垃圾成堆…… 大隊“一班人”按照“四個一”要求(即重大險情第一時間介入;重要任務一線組織和參與完成;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第一個做到;禁止民警做的,自己第一個不做),組織搶險救災工作,大隊“一班人”帶頭苦干,涌現(xiàn)出許多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在緊急搶修縣內損毀道路、搶救受災農戶工作中,有與受災群眾一起擼起袖子、拿起鐵鏟、清理淤泥的德欽交警大隊長阿春榮;有近40小時不分晝夜堅守在搶險一線的拖頂交警中隊中隊長格茸此里;有一日三餐都在泥濘中啃食冷饅頭及礦泉水的羊拉交警中隊中隊長扎史品初;有因在拖頂鄉(xiāng)農村路段巡邏時受洪峰襲擊饑寒一天一夜留宿山上失去聯(lián)系的德欽縣交警大隊秩序中隊民警程前,輔警向巴丹增、魯茸品初,拖頂交警中隊輔警松金此里;有不分晝夜加班加點,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德欽交警大隊辦公室內勤輔警曹光明;更有舍小家、顧大家,一頭扎進搶險救災現(xiàn)場40多小時未歸家的拖頂中隊輔警春強…… 緊急搶險保通 災情發(fā)生后,德欽縣沿江一線各條公路嚴重損毀,交通全面中斷,特別是西景線(214國道)交通中斷以后,各種車輛滯留。11月15日,為迅速搶修西景線(214國道)伏龍橋至奔子欄段,盡快疏散滯留車輛、人員,交警大隊兵分兩路,一路由大隊長帶領6名警力,主動與交通、公路、路(運)政協(xié)調,調集挖掘機、裝載機等機具、裝備,趕赴道路損毀路段搶修。一路由奔子欄交警中隊中隊長帶領8名警力分別在巴拉格宗岔口、哈從路段、德欽縣二小路段進行交通管控,為搶險工作提供盡可能的保障。至11月15日下午18時,伏龍橋至奔子欄段基本實現(xiàn)單向通行。由于羊拉路段損毀嚴重,近段時間不能完成道路恢復,救災物資車輛無法駛入,按照大隊指令,佛山中隊與羊拉中隊警情聯(lián)動,繞道德徐公路護送救災物資車輛。11月19日下午,第一批救災物資順利到達羊拉鄉(xiāng),及時緩解了羊拉鄉(xiāng)物資緊缺的狀態(tài)。 彰顯交警本色 在抗災救災保通中,德欽交警大隊堅持以“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團結拼搏精神,堅守崗位,恪盡職守,任勞任怨,譜寫了一曲抗洪救災和保暢通、保安全的新篇章。在抗洪救災中,全體民警、協(xié)警在交通堵塞區(qū)域,憑著一張嘴、一雙手和兩條腿,來回奔跑在堵塞路段上,衣服被泥漿糊滿了、被汗水濕透了,聲音嘶啞了、腳底起泡了……但他們始終堅持到危險路段、橋頭、陡坡、急彎等車輛滯留、通行緩慢的地段,邊執(zhí)勤邊助人,助推輪陷車輛,填補坑凹路面,疏導交通,搶險救急,在泥濘的道路上徒步巡邏,工作中沒有發(fā)生一起人員傷亡和其它次生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洪災對廣大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盡最大可能恢復交通,取得了抗洪救災保通工作階段性勝利,充分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警察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