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一大早,德欽縣霞若鄉(xiāng)農戶此里茸把新買來的微耕機搬出來給它“拜年”?!敖洕鐣焖侔l(fā)展,微耕機取代了傳統(tǒng)農具,我得給它好好拴上香柏樹葉子,祈求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贝死锶渍f:“過去一到耕種時間就犯愁,家里10多畝地全靠我和媳婦、兒子人力耕種,莊稼種完,人也累得趴下了。自從買了微耕機,真是省時又省力。” 近年來,霞若鄉(xiāng)大力推廣普及機械農具,實現(xiàn)機械化耕種,節(jié)省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 幾年前,此里茸家10多畝地,3畝種植馬鈴薯、1畝種青稞,其余的地種玉米。由于他長年患病,兒子有時外出打工,家里勞動力缺乏,春耕農忙時節(jié),只好請人翻整土地,每年花費2000多元。家里買了微耕機,此里茸難掩心中歡樂:“我們村日照充足,適合發(fā)展經濟作物,今年想把10多畝地全種馬鈴薯,要指望微耕機這個好幫手了?!?/p> 據了解,每年春節(jié)正月初一是霞若鄉(xiāng)傈僳族群眾最忙的日子,當天早晨,家中的長者和男子要給家里的糧庫、畜圈和農具進行一次傳統(tǒng)祭拜儀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祭拜前需要準備香柏樹葉、新鮮采摘的梅花和正月初一早上新打來的水制作的油煎餅子,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材料代表著不同的顏色,預示著新的希望、新的開始。村民們通常拿幾枝香柏樹葉、一株梅花用一根細線固定在需要祭拜的東西上,再把一個油煎餅子夾放在葉子和梅花中間,然后老人唱祈禱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平安安。 (記者 央金拉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