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黃昏,我都會坐在書房的窗前,遠遠眺望天邊的流云。尤其是周末,從清晨開始我便會在書房消磨時光,到了黃昏,屋內(nèi)光線漸漸黯淡,窗外流云如絲,那一刻,總能讓我想到陸游的詩句:“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p> 只是,陸游說的是自己在萬卷書中消磨時光,窗外晨昏更替,時光潛行,流年就這樣悄然逝去。我的感受卻與他略有不同,人到中年,看書于我除了增長知識,更多的是安放煙火人生中一顆雜亂的心。在我看來,讀書固然有趣,但窗外的風(fēng)景常常比忘記晨昏一心只讀萬卷書更有意思。 所以看書累了,我總會時不時地望望窗外,一絲流云,一只飛鳥,一聲蟲鳴,都能讓我陷入一種思緒縹緲的狀態(tài),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想不了。甚至有時,我只是手捧著書,目光卻長久地定格在窗外某個不確定的地方,漫不經(jīng)心地捕捉著風(fēng)景的每一幀變化,或者說捕捉著自己心緒的每一絲變動。這樣一會看書,一會看窗外,眨眼的工夫,一整天就過去了。 我書房的窗戶除了正對著一片連綿的山巒和流云往來的天空,還斜對著隔壁樓房的陽臺一角??磿拈g隙,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認真地數(shù)過,自上而下有五層住戶的陽臺能盡收眼底。雖然距離稍有點遠,但也能看到那幾戶人家在陽臺活動的大致情況,那是人間美麗的煙火風(fēng)景,每天演繹著不變又變化不斷的畫面,一再提醒著我,我也是這攘攘世間的一道風(fēng)景。 有一段時間,我總能看到一戶人家的女主人在黃昏,靜靜地趴在自家陽臺的一角,獨自向窗外久久張望。順著她目光的方向,我看到了我經(jīng)常凝視的那片風(fēng)景。我不知道她看風(fēng)景時的心緒,也無須知道,因為我早已明白,窗外不論有何風(fēng)景,一旦落入每個人的眼里,都能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摻雜其中,最終勾勒出屬于自己的畫面,將心緒融進風(fēng)景,再輕輕釋放,慢慢歸零。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扇屬于自己的窗,只要敞開心扉,接納窗外的一切風(fēng)景,一顆心便會變得澄澈清明,從而濾去浮躁,留下安寧,找尋到一條通往自己的道路。窗外,看得到的是心中的風(fēng)景、生活的頓悟;窗內(nèi),收獲的是入心入懷的怡然,是悲欣交集的人生況味。 一扇窗,就是一種心境,一種經(jīng)歷,一種修行。人生的聚散浮沉,人生的起落枯榮,其實都在這一窗之中。窗外的風(fēng)景總是變幻莫測,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會打開不同的窗,我們無法改變生活,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 行走人生四季,永遠不要忘記為自己留一扇窗,有窗在,就能在一片漆黑中,探尋到一條縫隙讓光照進心房。只要心靈之窗打開了,那么,窗外無論何時都會有流云飄過,都會有美麗的風(fēng)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