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離喧囂的滇西北,矗立著一座座巍峨的雪山,覆蓋著皚皚白雪的雪峰像一把把長矛直插云霄,形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千百年來,人們在這個環(huán)境艱苦、空氣稀薄、經(jīng)濟文化相對落后的雪山腳下生生不息,神山文化隨之產生。有了文化的雪山就有了一些神秘而美麗的傳說,也被賦予了靈魂。有了靈魂的雪山就有了讓世人走近它、守望它的誘惑力,也為人們找到了一個放下塵世的苦悶的空間。 梅里雪山就是一座用神秘、雄峻、圣潔感召人的雪山,那里發(fā)生著很多執(zhí)著地守望雪山的故事。 (一) 英子出生在遼寧省沈陽市,是一名銀行員工,還是一名縣級分行的負責人。10年前,她來到神女峰腳下的雨崩村,到神瀑下接受了瀑布的洗沐,之后就被這一片圣潔的土地所吸引。她不顧家人的勸說,毅然放棄之前的工作生活來到雨崩村開客棧,日日夜夜仰望著神女峰,把一顆心交給了一座雪山。她說,其實她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離開生活幾十年的城市,選擇來到一個邊遠的山區(qū)生活。 到梅里雪山腳下之前,她和大多數(shù)女人一樣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有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她的父母都是退休職工,女兒剛上初中,還有一個極其疼愛自己的丈夫。在城里,面容姣好、身材苗條的英子穿著高跟鞋和漂亮的連衣裙全心全意地做一個纖纖女子,想著生活總會順理成章,向著幸福出發(fā)。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英子做夢都沒有想到,一向體貼家人,溫順老實的丈夫竟迷戀上賭博,還借了高利貸。有一天,一伙人“陪”著丈夫回到家里,讓她馬上還10萬元錢。為了家庭,英子拿出家里所有的積蓄為丈夫還了賭債。在英子面前,丈夫發(fā)誓不再賭博,英子原諒了丈夫。她覺得自結婚以來,丈夫一直是一個好丈夫,這是唯一一次犯錯誤,親情戰(zhàn)勝了理智。原以為丈夫“金盆洗手”了,家庭依然會和睦幸福,可令英子沒想到的是,一年后丈夫再次欠下6萬元賭債,要英子幫他還款,并再次發(fā)誓不再賭博。這一次,面對一再失信的丈夫,英子心里平靜得多,她找父母借了六萬元錢幫丈夫還完賭債,第二天就叫上丈夫到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xù),并要下女兒的撫養(yǎng)權。 面對生活的變故,英子想找一個可以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的地方,靜靜地待一段時間。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云南的香格里拉,便決定只身到香格里拉旅游,排遣一下對生活的苦悶。 英子的一個表弟在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城開了一家客棧,英子就住在表弟的客棧里。那段時間,她游覽了獨克宗古城、普達措國家公園、松贊林寺,覺得香格里拉就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凈地,那里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著她。在和表弟的交談中英子得知,梅里雪山腳下的雨崩村和神瀑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自那天起,一顆向往的心便開始蠢蠢欲動了。 位于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境內的梅里雪山,是眾多藏傳佛教信徒和旅游者心中的朝覲、觀光圣地。轉經(jīng)路上磕長頭的藏族人、行走在路上的徒步愛好者、在飛來寺駐守無數(shù)天等待日照金山美景的攝影者、從大城市來到雪山腳下開客棧的商家、路過德欽縣飽覽梅里雪山勝景的行走者……但凡看到過梅里雪山諸峰真容的人都會在心里留下一個儲存雪山記憶的空間。 梅里雪山由13座逶迤連綿的雪峰組成,也稱“太子十三峰”。據(jù)說“十三”是藏語里一個吉祥的數(shù)字。在眾多雪峰中,卡瓦格博峰位居群峰之冠,峰頂?shù)暮0螞Q定了云南的高度。緬茨姆峰(神女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階吾學峰、瑪兵扎拉旺堆峰、粗歸臘卡峰、說拉贊歸面布峰等都是梅里雪山有名的雪峰,每個雪峰都有生動的傳說故事,都是吸引眾生走向雪山、朝拜雪山、守望雪山的理由。于是就有了紛至沓來、轉山轉水、一步一叩首的場面在雪山腳下發(fā)生著,一種回歸自然的和諧畫面在雪山腳下展現(xiàn)。 (二) 表弟抽時間帶著英子去了德欽,看見了梅里雪山,也走到了神女峰腳下的雨崩村。那時候從西當村到雨崩村沒有一寸公路,必須背著睡袋和食物步行。當他們吃力地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南宗埡口時,一座秀美的雪峰映入眼簾,高潔的雪山下,村莊靜謐地矗立在那里。英子的眼眶里頓時充滿了淚水,她從未想到人世間竟有如此打動人心的地方。 第二天,他們前往聞名遐邇的雨崩神瀑。從下雨崩村出發(fā),沿著巴些隆曲逆流而上,走過一段長長的綠樹掩映的山路后,眼前豁然開朗,吉娃仁安峰的5座山峰聳入云霄,在香煙繚繞的地方,神瀑如同飄飛的哈達從天而落,輕輕地落在英子的頭頂和臉上。在神瀑的滌蕩下,英子止不住哭了。臉上的淚水和神瀑飄飛而下的水珠混合在一起,靜靜落到了雪山腳下的泥土里。 從神瀑回來后,他們歇息在村民家簡陋的客棧里,她守著月光下的神女峰,看第一縷陽光從緬茨姆峰和吉娃仁安峰慢慢走到山腳下,照耀山腳下的村莊,照在她的臉上。她決定在雨崩村開一家客棧,為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服務,也為自己守望心中的雪山制造一個理由。回到沈陽,英子不顧家人們的勸阻,以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倔強告別了她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把女兒托付給父母照顧,到單位辭職,到銀行貸款……所有的事情都在她的努力下完成。她背上行囊,懷著夢想走向一個路途遙遠但內心距離很近的地方。 腳蹬一雙旅游鞋、身穿一套夾克衫,英子告別了高跟鞋、告別了連衣裙、告別了城市生活,也告別了昨天的自己,沿著走向雪山腳下的路,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在上雨崩村,在神女峰對面,英子租下一所藏房,租期5年。改造房間,建設露天陽臺,為了建好客棧,英子忙碌了半年。 那時候雨崩村不通公路,改造房屋用的沙子、水泥、瓷磚以及所有的器材都需要花錢雇馬幫運上來,耗時耗力,成本還很高。但每天都可以看到神女峰,看見如紗如幔的云彩在山峰之上彌漫、飄散,英子感覺自己的心從來沒有這么踏實和快樂過。 她把自己的客棧取名為“神女的面紗”。那時,雨崩村里的客棧不多,很多營業(yè)著的客棧條件十分簡陋,有的沒有廁所,有的老鼠四處跑,有的衛(wèi)生條件不好?!吧衽拿婕啞痹O施好、環(huán)境優(yōu)美、布置合理,住客走進客棧就像回到了家,這里也成了到雨崩村觀光和朝圣者的驛站,住客都喜歡坐在陽臺上享受神女峰腳下那一種寧靜、和諧、優(yōu)美的自然氣息。 因為“神女的面紗”營業(yè)讓不少人的生意變得冷清了,英子成了大家嫉恨的對象,各種狀況在這個巴掌大的地方不斷上演:水管莫名斷裂,電線被剪,有時候大清早起來推不開大門,門口被石頭堵起來……作為外地人,英子很無助,但她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因為她知道,神女峰正在靜靜地看著她,默默地關注著她。看著神女峰靈秀的身姿,她的心里就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情,對生命和命運的豁達,對世間萬象的包容。 在雨崩村開客棧,英子最苦惱的就是請不到服務員,為了提供好服務,她的客棧除了住宿,還提供餐飲。而雨崩村幾乎與世隔絕,村里的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有些家庭為了孩子讀書,也舉家離開了山村,移居到條件好一點的城鎮(zhèn),一年到頭,村里除了游客、開客棧的人、養(yǎng)馬供游客租用的人和留守老人、兒童外,沒有更多的人活動。英子一個人忙里忙外,又要打理客棧還要采購食材,既是老板又是服務員,還是餐廳廚師,一年下來,她不是在小跑,就是大步跨行,走路的速度可以追上一匹快步行走的馬。 為了解決人力問題,英子想出一個招徠志愿者的辦法:在旅游旺季時,只要有客人愿意留下來當幾天服務員,她就給他們無償提供食宿。這個辦法吸引了很多年輕人,有了他們的幫助,英子的勞動力減輕了許多,志愿者們也在這里體驗到了深度游的快樂,他們都把客棧當做了自己臨時的家,也在這里結識了豪爽開朗的“英子姐”。 (三) 當春天來臨時,漫山遍野都開滿了杜鵑花,趁著旅游旺季還沒有到來,英子帶著對雪山的依戀和向往走向神湖、冰湖。 神湖位于神女峰的半山腰,隱匿在高山叢林里,被稱為“緬茨姆的一滴眼淚”。在雨崩村生活3年了,英子早已把自己當做雨崩村的一份子,一棵在神女峰佑護下生長的小樹,一棵對神女湖充滿著向往的小草。約上兩個同行的游客,按照村里人的提示,他們在第一縷陽光照耀在神女峰上時就啟程,向著神湖進發(fā)。 一路上幾乎沒有路的樣子,他們沿著樹叢較少的山坡攀爬,穿過開滿杜鵑花的樹林,山腳下的雨崩村越來越小,而遠處的雪山和山谷卻越來越清晰。經(jīng)過近5個小時的攀爬,在樹林逐漸變得稀疏的地方,他們看到了村民用石頭堆放出來的“神湖”兩個字和在風里飄動的經(jīng)幡,再翻過一座山頭,神湖就展現(xiàn)在他們的眼前。 神湖面積不大,是一個冰漬湖,湖的四圍是堅硬的石頭。站在空氣稀薄的湖邊,感覺身體里所有的神經(jīng)細胞都被眼前的景致喚醒了。湖水異常清澈、深邃,就像一面鏡子,倒映著藍天、游云和雪峰??粗矍暗暮⒆觾刃臉O其平靜,仿佛她就是一朵游走累了的云,浮浮沉沉之后到達了一個神靈居住的地方,與塵世間的那些苦樂暫時告別。她很想在湖邊做一棵隨著四季輪回枯榮的野草,在神女峰的懷抱里安安靜靜地做一個夢。 之后,英子還到過笑農牧場和雪山下的冰湖,每到一處,她都覺得自己和雪山下的草木、巖石融在了一起,很多地方也仿佛在夢里到過一樣。當山林里的風兒輕輕地拂過她的臉頰,撩起她額前的頭發(fā)時,她的內心涌出一種獨特的、真實的滿足。 在雨崩村落腳之后,英子走遍了上下雨崩村的山山水水,每一段路她都走過無數(shù)遍,路旁的每一棵引人注目的樹都和英子有過許多次的對話。村旁流淌的溪流總愛唱歌給她聽,不知不覺中上千個日子就這樣在鄉(xiāng)村的四季里輪回更迭著漸行漸遠。 (四) 在藏族聚居區(qū),人們信奉神山文化,認為每一座雪山都有自己的屬相,而梅里雪山屬羊,而且認為在神山的本命年轉山,能夠得到更多的福祉,繞山功德增加百倍。 乙未年,正逢梅里雪山本命年,前來朝拜雪山和轉山的人潮一浪高過一浪。雨崩村是梅里雪山內轉山路上一個重要的目的地,從春天開始,轉經(jīng)路上的人就絡繹不絕?!吧衽拿婕啞苯?jīng)常顧客盈門,英子更加忙碌了,店里有時候有志愿者幫忙,有時候就她自己一個人,洗被褥、打掃衛(wèi)生、采購、做飯……她把自己忙成了幾個人。 有一天,等到她安頓好所有的客人準備休息時,一對母子走進店里。母親不會說漢語,但一直面帶慈祥的笑容,全程都是兒子在和英子交流。經(jīng)過交談英子得知,這位老人屬羊,已經(jīng)72歲了,他們是來自四川省甘孜州的藏族,這次長途跋涉主要是為了前往神瀑朝圣。那段時間,朝圣的人很多,房間都被預訂一空。英子在爐子里重新燃上火,為他們煨茶,還煮了兩碗香噴噴的面條讓他們充饑。這對母子吃完飯,英子又找來干凈的被褥鋪在沙發(fā)上,讓他們在店里好好睡一覺。 第二天一早,母子倆和其他大多數(shù)客人一樣前往神瀑朝圣。臨走前,老人在英子面前雙手合十,感謝她的照顧。母子倆是虔誠的藏傳佛教教徒,一路上他們都是步行磕著長頭走向神瀑的。母親腿腳不是很靈便,俯身和起身都需要兒子攙扶。 英子目送他們走上朝圣的路,眼睛不知不覺就濕潤了,藏傳佛教信徒對自然的敬畏和虔誠感動了她。等到他們從神瀑歸來時,已經(jīng)是月亮偏西的深夜了,英子早就已經(jīng)幫他們準備好了房間。 完成了預定的轉山行程,母子倆在英子的客棧里修整了一天,這一天,兒子成了英子的幫手,燒火、燒水、端飯、上菜什么都干,他們也成了好朋友。閑談中,老人知道了英子的境遇,心疼地拉著她的手說:“姑娘,你要好好活著,好好開客棧,等我下一次本命年轉山時,又來看你?!?/p> 那晚,英子找了一位村民聯(lián)系了馬匹,并付了費用。第二天一早,村民和馬匹就等在了客棧門口。英子告訴老人,村里人看到她年紀大,腿腳不方便,免費安排馬匹送她下山。在老人的兒子和村民的幫助下,老人穩(wěn)穩(wěn)地坐到了馬背上,她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出笑容。老人搖著手里的轉經(jīng)筒,對英子說:等我下次本命年又來! 馬背上,老人的一縷縷白發(fā)在風里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叮叮當當?shù)鸟R鈴聲最后消失在南宗埡口。 英子也屬羊,在屬羊的梅里雪山腳下生活了4年。從決定到雨崩村生活開始,她的命運就和這座屬羊的雪山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在這里,英子擁有了自己的事業(yè),也獲得了財富。財富里既有金錢,也包含了她在人生旅途上結交的五湖四海的朋友以及她自己對人生的感悟??粗刈謇夏赣H虔誠的朝拜之旅,英子被深深地打動了,留在大山里生活的勇氣更足了。 如今,面對生活的起起落落,英子不再是多年前那個悲苦的人了。只要每天起床一抬頭就能看見心中的神山——緬茨姆峰,她覺得自己正生活在一個無比幸福的山村里,一種踏實幸福和快樂的感覺一直伴隨著她。 離丁未年越來越近了,下一個羊年到來時英子就60歲了,不管那時已經(jīng)84歲的藏族老母親來不來,她都要為老人鋪上暖和的被褥,給她準備好香噴噴的飯菜。如果老人來了,英子要扶著她坐在客棧的露臺上,一起看神女峰上云開霧散、日照金山的勝景,一起守望雪山,聆聽她吟誦“嗡嘛呢叭咪吽”…… 作者簡介:程志開,筆名哈邦安彌,傈僳族,高級編輯,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從事醫(yī)學教育18年。2008年起任迪慶日報社新聞編輯,曾任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新聞學會理事、迪慶州作家協(xié)會理事。熱愛旅游、寫作、攝影,出版著作《用心用情做新聞》,發(fā)表新聞作品近百萬字、文學作品60多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