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之交,總有一段時間讓我變得有些恍惚,變得總也做不成一件像模像樣的事。 窗前窗后,竹影婆娑,芒果和桑葚都掛滿了枝頭,風(fēng)里,看不見的果香鉆進鼻腔,癢癢的,讓我周身有些發(fā)軟,有些禁不住地打噴嚏。 即便如此,對于五月,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在心里崇拜著。 我是在五月來到這個世界的,長大后,我曾不止一次地幻想,因為我的到來,這個世界可能會稍稍有一點不同,于是,我便如同崇拜生命一樣地崇拜著五月,我甚至把這個月份擬人化地喜歡著,進而不加選擇地喜歡五月里的許多東西。 那個傍晚,居所近旁信步,莊戶人家一棵上了年紀(jì)的緬桂花樹下,我邂逅一對執(zhí)手走過金婚的愛侶。恰逢五月,樹縫間,葉與枝交匯處,緬桂花嫻靜優(yōu)雅地開著,少女般羞澀而熱鬧,像帶著它一起來的夏風(fēng),不動聲色地展開一場短暫卻又美麗的花事。 盡管他們鬢間已是縷縷銀絲,但我仍不想以“老人”這樣垂暮的字眼稱呼他們,因為自始至終,他們都不曾帶給我一絲暮氣,即便是同我閑聊時,他們也始終握著對方的手,那情景,仿佛他牽來一匹白馬,正帶她周游世界。 他說,認(rèn)識她,也是在50多年前的五月,那時,滇西的一個小鎮(zhèn),緬桂一樹一樹地滿開著,她牽著弟弟,穿過熱鬧的市聲去河邊浣衣,碧玉女子的搗衣槌,一聲一聲,反反又復(fù)復(fù),不知怎的就把在茶館里消暑的他的心給搗亂了。于是,由搗衣聲牽引,他一點點走近,蹲下來,看她洗衣,旁邊玩水的男孩,用近乎貪婪的目光,狠狠地盯著他手上的餅。他笑了,隨手將餅給了他。一張餅,在那個年代,在那個五月,和著滿街的緬桂花,飄香了他們的愛。 “愛一個人,就要喂飽她的肚子?!彼f。“一個救命的餅,讓我死心塌地地跟了他?!彼f。兩個相濡以沫的人,一望無“牙”地笑臉相對。饑荒年代靠大餅維系的婚姻,讓那些被牛奶面包喂得腫脹的現(xiàn)代愛情遜了色。 說話間,她說熱,他便給她脫下外衣,那樣的殷勤,如英國紳士。幾十度春秋,他們依舊甜蜜如昨、恩愛依舊,那綿長的情意,沒有半點刻意和矯情,伴隨著緬桂花的淡香,氤氳在這個五月。 這樣的邂逅,美得讓我疑心就是個夢,也因此更加深沉地愛著這段時光,于是固執(zhí)地認(rèn)為,這個五月,有些東西一定是只屬于我一個人的,我甚至還因為這個日子虛幻出了許許多多的美好。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個月份營造得跟其他月份不大一樣,但并不打算把自己的生日告訴很多人,我只是在心底里希望,能有那么一個人,看出我不同尋常的喜悅。 想起多年前,我在不同年齡段的文字里寫過緬桂花,為這種淡黃色或乳白色的花毫不吝嗇地使用過許多美好詞語,那些絢麗的詞藻,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緬桂花本身的色彩。盡管現(xiàn)在的我已不大會去重讀它們,但有些句子卻每每會想起。我知道,五月,留在我生命里的不是一道痕跡,而是一種味道,這味道是活的并且流動著的,彌漫在我的空間里,散發(fā)出來的多半還是緬桂花的清香,當(dāng)這種香味飄進我夢里時,許多淡忘了的事,一點一點又變得清晰起來。 把屬于自己的東西放在心頭,偶爾想一想,偶爾醉一醉,誰都不告訴,誰也管不了,這樣多好,如這緬桂花,一年一年,如期開在我的心里。(陸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