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曾稱特侖蘇OMP致癌 “特侖蘇”一詞源自蒙語,是“金牌牛奶”之意,和普通牛奶相比,特侖蘇的定位是高端市場,它的最大賣點是添加了OMP。它的包裝上印有“中國公眾營養(yǎng)與發(fā)展中心委托國家有關權威專業(yè)機構對特侖蘇所含蛋白的實際效果進行了動物和人體的臨床實驗”,實驗證明“OMP在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量丟失方面具有作用”。 然而特侖蘇在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同時,門前是非也一直不少。早在2007年3、4月間,自由撰稿人方舟子就曾在博客中稱:“特侖蘇OMP致癌。”去年11月9日,在三鹿事件尚未平息、乳品市場艱難恢復之際,方舟子在他的博客上發(fā)表文章認為,蒙牛生產的這種價格為普通牛奶2倍多的高端牛奶制品之所以賣得這么貴,是因為炒作概念,而且有很大的健康風險。 那么,這種添加劑到底為何物?真的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嗎? OMP是英文Osteoblast Milk Protein的縮寫,中文名稱是造骨牛奶蛋白。 據衛(wèi)生部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OMP是蒙牛公司命名的商品名稱,由上海統(tǒng)園食品技術有限公司代理從新西蘭進口,作為乳品原料使用。OMP是牛奶經脫脂、膜過濾等方法獲得的,主要成分為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產品具備新西蘭食品安全署出具的安全證明。 過度宣傳搬石頭砸自己腳 至此,蒙牛特侖蘇OMP對人體的“健康威脅”警報已經解除。 與查處假冒偽劣產品不同,這次食品危機并非建立在產品對消費者造成傷害的基礎之上,也并非由于各方對OMP是否有害存在爭議,而是因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凡是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物質,一律不得添加。盡管“OMP無害”的結論消除了人們的恐慌。但是這次事件的教訓卻值得深思。 蒙牛集團總裁楊文俊說,在國外OMP已經是用得比較普遍的添加劑,他們也是經過國內外的權威機構認真論證了“安全性”才使用的。本想以此打造出一種新產品占領市場,怎奈卻被市場看成有害物質,這對于精心培育起來的特侖蘇品牌造成了致命打擊。 他表示,蒙牛集團將深刻吸取這次事件的教訓,嚴格依據食品衛(wèi)生法的規(guī)定,按程序辦事。目前,他們正在積極辦理獲得批準的有關手續(xù)。 對OMP的廣告宣傳曾經被市場營銷人士視作經典營銷案例,如今反倒威脅了蒙牛的“性命”。有專家總結分析認為,所謂的OMP無外乎蒙牛的一種市場營銷策略。在食品中擅自添加未被法律允許的物質本就違法,再以此大做廣告可謂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業(yè)內人士呼吁,相關部門應該加強事前監(jiān)管,加大對企業(yè)產品的檢驗。對于五花八門的新產品,不但要觀其宣傳的功能效果,更應把安全作為商品最基本的條件進行檢測。此外,還要加強對產品價值的論證,讓消費者能明明白白消費。(稿件來源:新聞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