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國產“天價大米”的德潤生大米正在遭受一場考驗———據4月22日《北京晨報》報道,以方舟子為代表的一批科學界人士公開對其提出質疑;一位職業(yè)打假人則以該企業(yè)涉嫌虛假宣傳,將其告到法庭。針對質疑,德潤生公司聲稱職業(yè)打假人對他們有明顯的敲詐行為,“將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 國產“天價大米”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及時組成調查組,對國產“天價大米”進行調查,把真相告訴公眾。 在市場機制并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政府及時介入調查,不僅是在打擊假冒偽劣商品,也是對企業(yè)利益的保護———假如調查顯示德潤生大米名副其實,德潤生公司就不必為質疑而苦惱,國產“天價大米”也就有存在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公眾需要真相。國產“天價大米”不管從價格上來說,還是從技術含量上來說,都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德潤生大米在北京、上海等地多家超市的柜臺價格是2公斤包裝的大米售價為192元———折合下來,每公斤96元,約是普通大米市價的30倍,這一價格與去年7月在中國引發(fā)爭議的日本“天價大米”價格差不多。如果公眾花大價錢買來的卻是名不副實的廉價大米,這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就必須得到處理。 同時,大米市場也需要真相。國家統(tǒng)計局上周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糧價近期處于高位運行階段。農業(yè)部官員日前表示,糧價上漲將持續(xù)相當長時間。在此情況下,政府部門如果對“天價大米”沒有清晰認定,就難免有縱容之嫌。因為“天價大米”有哄抬米價的可能,這與上?!皽家黄贰泵黠@拉動周邊樓盤價格上漲,道理是一樣的。 還有,相關部門如若對“天價大米”沒有調查沒有說法,就可能傷害其他公平經營的商戶。因為“天價大米”所宣揚的技術含量,其它大米并不具備。不排除一些商家或效仿德潤生大米宣稱自己的大米也含有“CEB細胞營養(yǎng)素”,或自己包裝其它概念來忽悠消費者。因此,政府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調查國產“天價大米”真相就顯得很有必要。 去年7月,日本“天價大米”在中國掀起風波時,有媒體披露了它的“天價運作”:不僅日本農林水產大臣親自來北京推銷,而且各種促銷的冊子和紀念品制作得十分精美。正像日本米經銷商所言,“這批大米的銷售和宣傳都是超常規(guī)的”,“運作費用之高昂可以想像”———問題是,“天價運作”的成本都要加入米價中由消費者埋單。那么,國產“天價大米”有沒有“天價運作”呢?答案需要有關部門給出。 如果主管部門不及時調查,國產“天價大米”的爭論就會無休無止,而爭論的過程或者說訴諸法律的過程,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有關部門對國產“天價大米”不該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