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沒有滴瀝細雨的一個晴天,九月初的清晨,為了找尋仲秋靜美的意蘊,疏朗的晨曦里,我獨自沿著綿延的山間小徑,一路走走停停,向著遠山走去。 腳步經(jīng)過的地方,是微黃的草木,路旁的小花、小草身上凝聚著潔白清亮的水珠,用手指輕觸,有淺淺的涼意傳來。舉目望去,風輕、云淡、天高、水長,南飛的雁陣,正徐徐行向遠方。 不知不覺,時令已至白露,天氣漸漸轉(zhuǎn)涼,秋天的情緒終于被輕輕拉滿。該落下的葉,紛紛開始落下,該熟了的果,斑斕地掛滿枝頭。寒生露凝,晶瑩珠露內(nèi)心剔透,折射出詩意的韻味,美得如同一滴秋日的眼淚,充滿柔情,緩緩地向人們訴說著時序更迭的微妙和浪漫。 行走山間,清風襲來,微涼初透,“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薄氨殇咎J先白,沾籬菊自黃?!薄八鹎锷珶o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心中悄然吟誦起這樣的詩句時,人便有了草木的性情。如一枝蒹葭,在秋風中搖曳;似一朵金菊,在秋風中低語;若一片梧桐,在秋風中飄零,繁盛不再,綠意已褪,剩下的就是與自己的靜心獨處。 事實上,白露時節(jié),最忙碌的是大大小小的鳥兒。白露三候: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yǎng)羞。這個時候,鴻雁南飄,燕子回歸,群鳥忙著存儲過冬的美食。走在山間,打破秋的沉寂的,往往是不停飛進飛出的各色鳥兒,稠稠密密的鳥鳴聲,不時響徹山谷。 愈往山里走,秋愈深了。季節(jié)的變化,一點點呈現(xiàn)在草木間,也呈現(xiàn)在晶瑩剔透的露珠里。穿行山間,恣意享受著秋的靜美,心底漸漸漫上一層清涼。感秋,是對人間萬物所懷情感的無聲泄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詩意的。只要內(nèi)心不缺少詩意,就能捕捉到季節(jié)細微的變化,就像只要擁有一雙慧眼,即便生活一地雞毛,依然能在其間發(fā)現(xiàn)它美麗的瞬間。 白露含秋,寒意漸生,到了仲秋,一年的光陰就所剩無幾。像是一個人,走到了人生的秋季,難免會心生感慨。人到中年,肩上扛著各種責任,不再輕易流出情緒,更多的是擔當和隱忍。這大概是秋天賜予我們的特殊禮物,如同秋日的露珠,內(nèi)心一定是包容的,才會如此晶瑩剔透,圓通了,豁達了,才能學會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 秋風老時,白露來了。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而在季節(jié)轉(zhuǎn)化過程中,該來的都會來,要遇見的,終歸是躲不開,該結(jié)束的,也終將遠去。一切的安排,都自有一番天意,一段情緣,一滴露珠,緣起而聚,緣盡而散。而所有的來路與歸途中,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來來去去,所遇見的,所經(jīng)歷的,全是人生最美麗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