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我第一次吃粽子,已是成年后。 那是大學時代的第一個端午節(jié),食堂里的師傅們?yōu)閹熒鷤浜昧硕嗫铘兆?。圓柱形的粽子,用細線捆扎,個頭很小,卻長得勻稱、美觀,粽葉上貼著標簽,有豆沙餡、花生餡、火腿餡等種類。我一口氣吃了五個,深深愛上了那滑糯、柔軟、香甜的味道。 在我的老家,端午節(jié)吃得最多的是包子。麥面的皮、紅糖酥子餡或青椒肉餡,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在故鄉(xiāng)土地上長出來的。做包子其實并不簡單,除了調(diào)餡,還要和面、發(fā)面、揉面,每一道工序都耗時費力。直至今日,我還經(jīng)常想起母親在昏暗的夜里俯身揉面的身影。 在小學的課堂上,我第一次知道有端午節(jié)有吃粽子的習俗?;丶液蟊銌柲赣H:“為什么我們不吃粽子呢?”母親眼里閃過一絲不安。頓了一下,她又說:“我們沒有糯米,怎么包粽子呢?”母親的話讓我一度很失落,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她做的包子又漸漸讓我忘記了粽子。 走出大山求學后,我在市場里見到過粽子,生的、熟的,卻從未買過。除了囊中羞澀的原因,大概還有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包子情結(jié)。 工作后,我也有能力吃到各種各樣的粽子。而母親老了,她做的包子,早已塵封在少時的歲月里,僅剩下懷念。我曾把城里的粽子帶回老家,讓母親品嘗。母親嗔怪我:“過節(jié)的東西家里都有,何必花冤枉錢,再說粽子我們也吃不慣?!焙髞斫憬阏f,我?guī)Щ厝サ聂兆?,母親舍不得一次吃完,有一些都放餿了。那一瞬間,我淚流滿面。 年紀漸長后,我慢慢理解母親。她在貧瘠的日子經(jīng)營一個家庭,除了勤勞,更需要智慧,其中還包含著很多難以言說的辛酸。其實,吃不吃粽子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因為銘記艱辛、心懷感恩,我們在人生路上一樣從容豁達。 |